在 MasterGo 中设计原则的实际应用

图片描述

设计原则大家想必已经听的耳腻了,但是如何使用众多公司和文章总是说的玄之又玄,今天在这里为大家分享一些实际的应用案例。

一、理解模块化

模块化简单来看,可能理解为就是复用组件或者样式,但是从更长期的价值来看,其实最重要的是培养一种意识:

“有意识的让自己的设计永远处于系统之中”

也就是,我们需要时刻意识到,自己永远都在设计可复用的模块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使用。不管设计一个简单的按钮还是一个复杂界面,都需要有这样的意识,这通常困难得多。

我们会认为设计按钮是在设计组件:

但设计一个略微复杂的界面,经常就把它当做了独立的个体而不考虑其在整个系统中的作用,长期以往,会让设计变得缺少关联性:

我们需要理解的是:组件只是一个颗粒度稍小的模块,界面我们要把它看成颗粒度稍大的模块,这样才能在更长期和切面上去维持整个系统的联系和一致性。

就以 MasterGo 举例,当我们在设计 MasterGo 中的组件和界面时,我们会应用模块化的思路,这样会很容易在横向来维持整个设计系统的统一,如图所示,每个界面其实都是更大界面的一部分:

2. 清晰的路径有助于用户建立信心

“永远不要让用户迷路,迷路的用户会害怕你的产品。”

因为他不知道下一个路口会去通往何方,他看到的是未知的,不可预测的。

我们应该让信息层级、功能路径变得清晰,让人们知道自己现在在哪里,以及如何回去。

举个例子,在 MasterGo 中,我们将设计、标注的模式切换放在了顶部,很多人提出会太占空间,但我们觉得,清晰的层级结构会比节省一点空间来的更重要。

因为我们在切换模式时,下面的工具栏、图层栏和属性栏都有可能发生变化,所以从信息层级来看,顶部切换导致下面界面的变化才是合乎情理的,这就是信息层级的清晰。未来我们还会有原型等更多模式,我们也会把对应的功能都放到不同的模式下,这就是路径的清晰。

比如我们在看工具栏,我们将工具栏的区域分为三块,分别是:创建工具、操作动作、视图控制:

未来有很多新增的功能和特性在不同的模块中增减,我们需要让界面变得可预测,用户可以潜意识中意识到某个功能可能在哪儿,这是重要的。

4. 提供最佳实践

不要害怕为用户做决定。提供更少的选择和选项会给用户带来更自信的感觉,因为用户不必担心自己选的是不是最好的。

我们的资源库功能就体现了这一点,我们追求的并不是资源的数量,而是资源的质量,数量越少,用户用起来就不用在多一步选择的过程。

5. 追求“当然”

对于整个界面来说,其实无时无刻不在体现这一点,我们觉得,对于设计工具或者说工具类产品来说,注意力是稀缺资源,设计感应该是最不应该感受到的,我们需要的以最佳方式解决问题,而不是创造一个炫酷的方案来打扰用户的注意力,我们希望用户的反应是 “当然,就是这样”。


了解关于 MasterGo 完整的产品设计原则,请点击:MasterGo 的产品设计原则